新闻详情

News

某企业未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被罚款,等保合规需重视!
新闻动态
2024-10-16

近日,南昌市网信办在日常的网络安全监测中发现,属地企业所属IP疑似被黑客远控,频繁对外发起网络爆破攻击。经过立案调查、现场勘验、远程勘验(采样技术分析)、笔录问询等工作,查明:(1)该企业未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未对运营的网络及信息系统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等相关工作,并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2)该企业未及时处置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等安全风险,所属终端感染木马病毒,持续对外发起网络攻击,导致产生危害网络安全的后果。相关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南昌市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对该企业作出罚款5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作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法律驱动,监管要求下的等保合规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行各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法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中明确规定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简称“等保”),更是成为了各行各业必须遵循的法定职责。任何忽视或违反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我国正不断加大等保工作的推进力度。从政策制定到标准完善,从技术支持到人才培养,全方位构建等保工作体系。同时,通过定期评估、检查、指导等方式,督促各单位落实等保责任,提升整体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1994年2月,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最早规定了需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

2007年,《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文件的正式发布,以信息系统为对象,确立了五级安全保护等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等级保护规范体系。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等保1.0逐渐暴露出适用范围过窄、技术要求静态等不足。

2017年,《网络安全法》正式颁布,明确提出了“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代表着等级保护2.0正式开始。

2019年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是为了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落地实施,针对共性安全保护需求提出安全通用要求,针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个性安全保护需求提出安全扩展要求。

等保合规存在诸多挑战

然而,等保合规之路并非坦途。技术更新迅速、威胁形态多变、人员意识不足等因素,都给等保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系统识别不全面:安全团队对重要系统没有识别到,没有纳入定级范围,或定级不准。

系统等级定级不准确:组织未能正确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导致高风险系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技术防护不达标:虽然按照标准部署了防护措施,但未严格遵循GB/T 22239-2019的技术规范,如安全配置错误、未使用国家认可的加密算法。

管理制度不健全:未严格遵循GB/T 22239-2019的技术规范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可能忽视了管理制度中如安全策略、操作规程等,导致防护措施难以落地。

监控范围不全面:虽然按照标准部署了检测系统,但未严格遵循GB/T 22239-2019的技术规范,监测范围有限,未覆盖所有等级保护要求的信息系统组件,特别是对网络流量和日志的深度分析不足。

缺乏定期的检测:不每年定期对系统检测,外界发生变化、有新的漏洞爆发等不能发现。

应急计划缺乏实战性:虽然有应急处置措施,也遵循GB/T 22239-2019的技术规范制定了应急响应预案,但未进行充分的模拟演练,导致预案在实际应用中不适用。

信息通报机制不畅:应急响应时,遵循GB/T 22239-2019的技术规范制定了应急响应预案,内部信息流转和外部通报流程不明确,延误了事件的外部协调和公众沟通。

根因分析不彻底:事件后,组织可能急于恢复系统运行,并按照等保监管要求进行了回复,但未深入分析事件根本原因,采取的改进措施浮于表面。

持续改进机制缺失:仅仅按照等保监管要求进行了回复但未形成闭环管理,未能将事件教训转化为组织的长期改进策略,导致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全过程风险管控保障等保合规

面对挑战,道普信息风险管控专家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风险识别入手,通过专业的安全评估工具和方法,全面梳理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隐患;随后,通过防护加固措施,提升系统防御能力;结合检测监测技术,实时监控网络安全态势;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在遭遇攻击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最后,通过恢复改进阶段,不断优化安全策略,提升整体安全水平。这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客户能够符合GB/T 22239-2019等相关标准的要求,有效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降低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

开展全面的安全资产清查和实施资产分类分级:定期进行安全资产的盘点,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服务等,确保所有关键资产都被识别并记录;基于资产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对其进行分类分级,以便确定适当的保护级别。

采用科学的定级方法和建立定期审核机制:参考GB/T 22239-2019中的指导原则,结合业务影响度、数据敏感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定期审核,确保等级保护级别随着业务变化而适时调整。

加强安全配置管理和使用合规加密技术:确保所有设备和系统均按最佳实践进行安全配置,避免默认配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密算法和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强化人员培训:制定详尽的安全策略、操作规程以及审计要求,确保制度与实际操作相匹配;并通过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确保各项安全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扩展监控覆盖面,加强日志管理和分析:确保所有的信息系统组件都纳入监控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等,并利用先进的日志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深度分析,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实施周期性的安全评估和跟进最新的威胁情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评估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潜在威胁并加以修复;关注行业内的安全动态和新出现的漏洞,确保组织的安全措施始终与时俱进。

组织应急演练和持续优化应急预案:定期举行应急响应演练,模拟不同类型的攻击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根据演练结果不断优化应急响应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立高效的信息通报机制,明确通报责任和流程:定义清晰的通报责任主体和通报流程,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内部各相关部门能够快速有效地共享信息,并与外部监管机构保持顺畅沟通。

深入分析事件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采用因果链分析法等方法彻底调查事故根源,识别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管理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构建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复审安全策略:建立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确保每次安全事件后都能总结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反馈到日常管理中,并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回顾和分析,定期复审现有的安全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完善。

在网络安全态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等保合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唯有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严格遵循等保规定,才能在数字化的道路上稳健前行,为企业和社会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