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News

国家卫健委下达医疗信息化建设通知,需进行全过程风险管控
行业动态
2024-07-26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关于2024—2025年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不仅为公立医疗机构的经济管理指明了方向,更标志着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医疗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通知明确指出,要聚焦发展与安全,强化以业财融合为核心的运营管理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和信息化建设,为公立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尤为重要的是,通知强调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地积极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目标直指2025年底实现全国50%三级公立医院具备和应用运营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并在2027年底前实现三级公立医院的全覆盖,二级公立医院覆盖率也显著提升。这一举措无疑为公立医疗机构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加速键。

公立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是医疗信息化全面升级的一个缩影。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医疗信息化建设正逐步从单一的医疗机构扩展到整个医疗行业,形成了更加广泛、深入、高效的医疗服务网络。这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更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二、政策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稳健前行

近年来,我国医疗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2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2022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深化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业务全流程应用。

同年7月,《关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的通知》提出强化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进医学技术创新。

2021年,《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提出初步建立医院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级业务联动与管理决策支持功能。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乡试行)》提出规范全国医院信息化安全建设。

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不仅规范了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标准,也促进了医疗数据的共享与安全,为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挑战

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医疗信息技术发展也十分迅速。但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

1. 满足监管要求的难度增大:

随着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监管要求呈现出数量增多、要求细化的趋势,给信息化项目的合规性带来了巨大压力。单位在应对网信、公安、密码、财政、审计等多部门的监管要求时,可能存在梳理不全面、落实不彻底的问题,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合规现象。

2. 项目管理割裂与协调困难:

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涉及多个阶段(立项、评审、实施、验收、运营等),目前存在各阶段管理脱节、衔接不畅的问题。例如,前期重要成果(如数据标准、安全需求)在后期实施中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后期工作支撑要素(如验收标准)在前期缺乏规划。这种管理上的割裂导致资源浪费、进度延误和质量隐患。

3. 质量控制不足与技术监督缺失:

信息化项目在数据、安全、应用集成等方面存在质量控制漏洞,缺乏规范的软件测试、智能化测试等手段,导致项目质量无法得到有效验证。此外,对数据、应用、资产、安全、密码等关键对象的全过程跟踪管理不足,缺乏数据治理的基本要素,影响数据质量和价值,增加了数据安全风险。

4. 项目投资与预算管理问题:

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的专业度要求高,尤其是在软件预算和架构、开发成熟度、需求颗粒度关联性较强的领域,

5. 合同管理不规范:

信息化项目的合同管理涉及多个参与方,责任划分不清、合同条款不严谨可能导致推诿扯皮现象,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缺乏对合同系统全面、规范的管理,可能导致合同风险增加,损害各方权益。

6. 过程文档管理混乱:

项目过程文档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但当前可能存在文档缺失、不规范、更新滞后等问题,导致项目信息传递不畅、决策依据不足,影响项目监控和问题追溯。

7. 数据资源管理薄弱:

尽管单位对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和应用有一定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数据共享协调难、数据质量不高、安全保障措施不足等问题。数据资源目录的构建、数据资产分类及标准化工作尚不完善,制约了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

8. 应用系统集成与协同困难:

单位内部存在大量条线业务系统,形成了“信息孤岛”,跨部门业务协同存在障碍。

9. 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面对日益严格的网络安全监管要求,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应对策略不足、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在满足分保、等保、关保、密评等要求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四、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需全过程管控

智慧医疗是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医疗信息化需加快推进,针对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道普信息风险管控专家表示,可以借助专业的第三方风险管控服务,针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医疗信息化统筹建设。

1. 建立项目规范体系:

制定涵盖管理规范、业务规范、监管规范在内的项目规范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工作范围、工作流程,理清项目监管要求,以避免推卸扯皮和项目建设不合规。

2. 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

推行“1+2+N”的管理模式,即由一家企业承担项目全过程管理,涵盖立项、采购、建设、验收等阶段,确保项目规范、投资、合同、计划、人员和文档等基础保障对象得到有效管控,同时注重应用、数据、密码、资产、安全等效果提升对象的管理。

3. 加强数据管理:

在项目前期建立数据标准、数据质量要求、数据共享交换方案,并在项目各阶段严格把控,确保数据规范性及价值,提升数据质量、共享性及安全性,支持数据分析利用。

4. 推动应用一体化建设:

在项目前期理清应用一体化的建设需求及条件,严格把关立项方案,加大评审力度,确保项目采购、实施、验收等阶段遵循应用一体化原则,消除“信息孤岛”,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业务融合与系统整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医疗信息化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改变着我们的医疗生态。国家卫健委的最新通知,不仅是对公立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明确要求,更是对整个医疗行业信息化转型的深切期许。通过全过程风险管控解决方案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医疗信息化建设将更加稳健地向前推进,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大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