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近日,GB/T 43848-2024《网络安全技术 软件产品开源代码安全评价方法》正式发布,将于1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软件产品开源代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软件企业全面了解自身产品中开源代码的安全状况,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开源代码安全评价的四大基本要素
GB/T 43848-2024《网络安全技术 软件产品开源代码安全评价方法》描述了软件产品中的开源代码成分安全评价要素和评价流程,适用于对软件产品包含的开源代码成分进行静态安全评价,为各单位对于软件产品中的开源代码成分进行安全性自评价提供依据,为第三方机构开展此类工作提供参考。
软件产品开源代码安全评价的前提是建立开源代码的物料清单,详细披露开源代码安全评价所需的各类信息。评价方法包含评价要素和评价流程,其中,评价要素覆盖开源代码来源、开源代码安全质量、开源代码知识产权和开源代码管理,评价流程依据评价要素给出评价过程与手段。
标准框架图
开源代码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软件成为社会基本运转组件的同时,开源代码安全事件频发,对于软件产品稳定运行、用户数据保护乃至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软件产品中开源代码安全受到业内高度重视。开源代码安全直接关系着软件产品安全。
当前开源代码应用非常普遍,开源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相对突出。开源在科技创新、产业开放、经济提振、全球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都显示出重要价值,同时开源的概念也不断拓展。在开源发展不断完善,开源生态愈发成熟的同时,开源风险问题也逐渐显现。
安全漏洞频发
开源安全漏洞风险日益加剧,部分行业高风险漏洞修复紧迫性凸显,特别是关键行业,一旦被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许可证风险问题显著
开源代码的自由共享基于特定的许可协议,忽视协议条款将导致合规风险,影响企业信誉与运营。
供应链安全复杂化
开源供应链涉及环节众多,关系网络复杂,任何一环的脆弱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源代码安全检测成为开源代码安全的重要手段
面对开源代码安全的严峻挑战,强化代码安全开发流程的管控和制度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从项目立项之初就应融入安全思维,建立覆盖代码审计、漏洞管理、许可证合规性审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确保开源代码的每一次集成都能经受严格的安全考验。源代码安全检测技术作为预防和减少开源安全风险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道普信息通过Java源代码和C/C++源代码安全检测能力验证,依托源代码安全检测为客户提供软件安全保障服务,强化软件安全防线,助力提前规避风险,确保开源代码质量与合规性,为服务关键行业客户提供了更为坚实的能力保障。
GB/T 43848-2024《网络安全技术 软件产品开源代码安全评价方法》国家标准的出台,不仅是对当前开源安全挑战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我国软件安全发展蓝图的一次重要布局。它将指导和规范开源代码的安全评估,促进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热点新闻
-
2024-10-29
-
2024-10-29
-
2024-10-29
-
2024-10-29
-
2024-10-28
-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