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金融数据安全治理作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核心议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近日,中国金融出版社隆重推出了《金融数据安全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为金融领域的数据安全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指南,旨在深入探索金融数据安全治理的新路径,为数字金融大文章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共同维护数字经济的稳健发展。
金融数据安全治理能力,不仅是金融行业稳健运行的基石,更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数据安全治理已成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障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乎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更直接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权益,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安全与稳定。
一、国家政策引领金融数据安全治理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数据安全治理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彰显了国家对此领域的坚定决心和深远考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在内的“三法一条例”共同构筑了中国金融行业数据保护的基础法律框架。
在行业层面,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统筹推进工作。为加快保险业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除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外,金融行业数据安全也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2022年11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证券期货业数据安全管理与保护指引》,从数据安全管理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制度、技术等方面提供指引。
2023年2月,为保障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证券期货业稳定健康发展,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贷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并于2023年5月1日正式施行。
202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
在标准层面,根据金融标准全文公开系统记录,如《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金融数据安全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规范》《金融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分级指南》《金融大数据平台总体技术要求》《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和《证券期货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引》等,涵盖了金融数据分类分级、金融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评估、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金融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这些标准细化了执行的细节,有效完善了整个安全保障体系,筑牢了数据安全治理屏障。
二、金融数据安全治理挑战犹存
尽管我国金融数据安全治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1.数据安全合规落地困难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落地难、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例如,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与安全要求不符、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合规风险。
2. 数据要素流通风险
金融数据要素流通使用环境复杂,涉及多方主体、多个环节,同时数据产品具有极易复制、非排他性、难追溯等特征,均使数据流通使用面临安全风险、隐私挑战等问题。这不仅威胁国家数据安全,也不利于企业和个人数字权益的保护,严重阻碍数据要素流通使用市场化配置。
3. 数据资产发现与分类分级难题
金融数据形态日益丰富,数据资产梳理和分类分级难度加大,极易产生安全死角。同时,数据的类别级别需要结合业务场景进行动态调整,在不同场景下的等级认定以及相应的管控或处理技术可能不同,数据分类分级的持续性难以保持。
4.数据安全威胁多发
传统漏洞、弱口令、高危端口等安全问题及新生的勒索、挖矿、违规外联等未知威胁层出不穷,缺乏专业安全运营团队和常态化运营机制,导致金融领域现有安全防控能力难以抵御数据安全威胁。
5.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金融数据安全面临新的威胁。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可能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攻击手段,如数据泄露、篡改、勒索等。同时,数据安全风险感知、监控、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不足,使得在发生安全事件时,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三、全流程数据治理体系保障金融数据安全
应对金融数据安全挑战,构建全流程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是关键。这要求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到销毁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与技术防护,确保数据安全可控。通过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制度、强化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实施动态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形成闭环管理,从而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促进数据价值的最大化释放。
1.强化数据资产管理
01应用数据资产发现工具:部署数据发现产品,通过预配置数据分类分级模板,自动化识别数据业务类型,对数据含义进行标识,从而全面、准确地掌握数据资产状况。
02统一分类分级标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布的《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人口综合库数据规范》等规范,梳理并制定适用于本地实际情况的分类分级参考规范,确保数据管理的标准化、一致性。
2.构建全方位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01建立数据安全风险感知平台:实现数据安全的“六个统一”管理,即统一账户、统一监控、统一展示、统一分析、统一告警、统一配置,提升数据安全防护的主动性和整体性。
02加强技术防护措施: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鉴别、数据脱敏、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
03完善数据安全运营与风险监控机制:实施安全合規管理,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强化数据防泄漏措施,确保数据备份恢复系统的有效性,以应对潜在安全风险。
3.规范数据共享与开放流程
01建立健全数据共享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内外共享交换管理细则,严格账号权限管理,实施共享操作审计,对合作方进行背景资质审查,确保数据在共享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02严格执行数据去标识化和标签化:在数据对外开放时,严格执行数据脱敏和标签化处理,遵循开放流程,加强对合作方的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滥用和隐私泄露风险。
4.注重多规管理融合
基于网络安全责任制、等级保护、关基保护、密码应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监管要求,一次测评,多规满足,针对风险提出改进建议,实现合规工作的规范化,降低合规管理成本,满足监管部门各项数据安全要求,减少监管部门的通报,实现全面合规。
《金融数据安全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发布,不仅是对当前金融数据安全治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与前瞻布局。它提醒我们,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必须持续关注并加强金融数据安全治理工作。通过回顾解决方案的要点,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构建起全面、高效、可持续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才能有效应对各类挑战,保障金融行业的稳健运行,进而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展望未来,随着金融数据安全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繁荣的数字金融时代即将到来。
热点新闻
-
2024-10-29
-
2024-10-29
-
2024-10-29
-
2024-10-29
-
2024-10-28
-
2024-10-28